从过去的经验中得之,教育要成功是先教大人,再教孩子,因为大人观念不正确,会徒劳无功。大人教得越彻底,老师改得越辛苦。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的两个翅膀,翅膀健全才会飞得高、飞得远。
但是要教育父母并没有这么容易。人长大了,可塑性就变小了,很多父母会说:“我父母那辈也没有看什么育儿书、上什么教养课,还不是把我们都养大了?”话是没错,但是在那个时候社会环境相对单纯,民风淳朴,家家户户孩子生的也多,我们有很多的玩伴可以相互模仿学习。人的社会化是跟同伴完成的,不是跟父母完成的,所以只要街坊中有年龄较大,已在学校念书的孩子,他们就是小一点孩子的榜样,大家会模仿他们。神经学家在大脑中找到了镜像神经元,发现原来模仿是学习的机制,这些大孩子在学校所习得读书的风气、他们老师的生活教诲,就替代了那些忙着顾衣食,无暇顾及子女的父母来教养孩子。
我们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孩子都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社会资源丰富了,生活奢华了,要成功地教养孩子不受纸醉金迷的诱惑,坚持做人的品德必须在他们童年时打好根基。这时父母必须亲自跳出来教了,因为街坊被高楼大厦取代了,已经不见了,兄姐们也在补习班中拼升学,从游戏中消失了,加上科技进步太快,父母不跟着进修,会被孩子看不起(妈,你别管,你什么都不懂)。因为人只会听他尊敬的人的话,所以父母跟孩子同步成长比以前更重要。父母也必须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要把握孩子0~6岁的教养黄金期,教好他的品德。品德是个内隐的学习,它不需大人教,只要眼睛看到了,便会模仿,它储存在神经连接的突触上,就算以后得了失忆症,早期习得的习惯仍然存在不会忘。
6~12岁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因为人的大脑只有3磅(约1.36kg),占体重的2%,却用到我们身体20%的能量,在这么大的能量需求下,大脑必须把大部分的行为变成习惯化以节省能源,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60%的行为是习惯化的行为,如走路、吃饭、遇障碍闪过去、过马路看两边…它不需要动用到大脑资源,行为便可出现。大脑须把宝贵的资源留下来处理会伤害到我们生命的外界刺激。进化学家发现大脑最大的功能不是学习,而是使生命延续下去。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就变成现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尤其现在科技发展得很快,孩子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所要用到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学校学习的其实只是基础,也就是盖房子时的脚手架,它让孩子将来有所依,能爬上去学习新的知识而已。
正因如此,现在学校品德的教育远重于知识的传授,知识不断在更新(比如冥王星以前是九大行星之一,现在不是了),但是只要是人的社会,诚实、善良、正直、公平这四个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不会变的。人生的路很长,在这趟旅程中,一定要有朋友相伴、贵人提拔,才能顺利走到终点,而且走得愉快。人品若不好,这两者自然缺失,孩子人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了解到这一点后,父母教养的重心立刻会不一样。
过去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不知道控制行为很重要的前脑皮质是整个人体大脑最晚成熟的一块。孩子常常会明知故犯,心中虽然知道不可以打人,但是对刚刚害我摔跤或偷吃我糖的人,在打他的意念出来后,因为抑制行为的功能还未成熟,他的手是放不下来的。因此在幼儿园中,就常看到孩子一边打人一边说对不起。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需循序渐进,在了解神经的密度决定了孩子学习的快慢和创造能力的强弱后,父母便知道,要让孩子尽情地去探索,因为经验促使神经连接,经验越多,神经连接越密,学习越快,也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当孩子会爬以后,他有机动能力了,他的天地从摇篮上面的天花板一下子大了很多,这时他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努力地去探索,会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进嘴里,靠他大脑中最早包完髓鞘的运动皮质区和身体感觉皮质区来告诉他这个东西是硬的、软的、方的、圆的……父母不必担心孩子捡地上东西放在嘴里会拉肚子生病,大自然的设计是非常美妙的,当孩子会爬时,他正好长第一颗牙,他会流口水,这口水就把脏东西流出去了,细菌没有吞下去自然不会生病。
所以教养孩子首要的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大自然自有安排。我们常看到父母把孩子从胳肢窝处撑起来要他练习走,但是在膝盖软骨未发育好之前不要强迫他走路,膝盖软骨会受伤,因为还支撑不住体重的负担。其实早早会走没有什么好,只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和面子而已。他的人生有很长的路每天都要走,又何必在乎小时候的一时半刻。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说“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顺其天性适性发展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把握孩子发展原则,了解孩子个性,因材施教,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父母怎么知道教养的方法对不对?只要看到孩子每天迫不及待要睁开眼睛去开始新的一天,你就知道你做对了。(中国台湾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洪兰教授)